山东省民俗文化博物馆馆长王丕琢先生到我校讲学
2016-03-29 15:35   审核人:
    本网讯 3月23日下午,应校科研处和高研院的邀请,山东省民俗文化博物馆馆长、山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王丕琢先生到我校讲学,作了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经验——以山东省为个案》的学术报告。地理与旅游学院、体育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以及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学术团队全体成员等二十余名师生参加报告会。高研院副院长杨定玉博士主持了报告会。

    王丕琢首先回顾了2002—2012年这十年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历程,并详细介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和保护工作现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三个发展阶段,即从“抢救性保护”到“整体性保护”再到“生产性保护”。他指出,近年来,山东省的非遗保护工作,一是由自上而下的指令性保护,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自觉性保护;二是由名录项目和传承群体的被动性保护,转变为综合性生态建设保护;三是由各地文化部门单的独斗式的保护,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导、传承人群体以及当地民众为主体、专家学者为主脑的文化建设性保护。

    讲座中,王丕琢还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如何提高社会认知和保护传承工作水平、加强法制建设、加强保障措施和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等。在讲座的交流互动环节,王丕琢与参会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贵州是一个非遗大省,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我校刚组建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作为一位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资深工作者,王丕琢所带来的关于山东省非遗保护的宝贵经验,对贵州和我校非遗保护与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文/图 高研院  审核/杨定玉

王丕琢作报告

讲座会现场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关闭窗口